首页 师大要闻 正文

我校2016-2017年度科研标兵先进事迹

2018-01-26 12:04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科技处

蒋洪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

蒋洪新,1964年出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终身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国语言与文化》及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期刊主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湖南省外语学科专业联盟理事长。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受邀在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英国威斯敏特大学、韩国教员大学等境外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讲学。

2016-2017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一项;发表权威刊物论文2篇,重要刊物论文2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庞德系列研究》获湖南省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英国教育家John Henry Newman说:“一位好的大学校长是理想与行动兼备的人,必然将大学的理念付诸实践。”“理想”谓之卓越见识,“行动”谓之实干精神。蒋洪新教授自2015年7月担任校长以来,秉持“大学为学生”之理念,视教师为大学成功之关键,学校事业突飞猛进,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行列,这是继“211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用心经营大学的同时,他潜心钻研学问,利用碎片时间和节假日,勤思不止,笔耕不辍,实现了治校与治学的完美结合。

蒋洪新教授本科、硕士阶段求学于湖南师范大学,受到了当时英文系刘重德先生、赵甄陶先生,中文系马积高先生等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1993年,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诗人、翻译家、文艺理论家袁可嘉先生,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之后,他留学欧美众多历史名校,受邀到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英国威斯敏特大学、韩国评价院等知名大学访学讲学,将中西文化比较的思想带到海外著名高等学府的课堂。他还在英国伦敦大学、罗伊汉普顿大学担任交流副校长,研究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经验。蒋洪新教授既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专攻英美文学和诗学,循着中西两条学术进路,融会贯通中西文化,不断开辟新的学术境界。诚如钱锺书先生所言:“东学西学,道术未裂;南海北海,心理攸同。”

蒋洪新教授在英美诗歌诗论、中西文化比较、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累累硕果,是我国著名的庞德、艾略特研究专家。他的“庞德三部曲”(《庞德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庞德研究文集》)是国内外学界少见的体系化成果,走在了国际该领域研究的前列。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Marjorie Perloff教授,剑桥大学J.H.Prynne教授,著名诗人、评论家、美国加州大学叶维廉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如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教授就说:“《庞德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庞德的专著。”《庞德学术史研究》还是中国社科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人文基础研究成果——“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隆重推介,并称其“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该成果于2017年荣获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科学研究不能载诸空言,要务当世之务,主动为国家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蒋洪新教授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翻译(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领衔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是国内外学界首个对美国百年文学思想进行整体研究的学术项目,研究格局宏大精深,对于推进中美大国外交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主持并参与撰写的“湖湘文化与世界”系列丛书(8部)是我国首套从中西文化对比角度对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互影响进行多维研究的系列成果,为湖南省实施“湖湘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受教育部委托,他领衔国内外专家制定了《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参考书目》,主编的《英美文学选读》等6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等都紧扣国家外语教学改革需求,产生了很强的示范效应。他还领衔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商务印书馆、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教材10余套,为我国外语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校长、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要带好头,示好范。”蒋洪新教授35岁时就担任了外语学院院长,是外语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就任校长后,他在新湖南客户端、湖南师大新闻网开设“麓山语丝”“黉门新语”两个专栏,向师生传递治校理念。许多文章经《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报刊发表后,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大学的意义》一书由外研社出版,已成为国内同类型著作中的畅销之作。这些年来,他以超前的眼光、宽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气魄带领团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000年,我校获得湖南省首个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全国仅有的7个同类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湖南省首批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成立“湖南省俄罗斯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等智库平台,并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备案中心;2016年,同时创办《外国语言与文化》及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中英文两份学术期刊。2017年,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建学科的“语言与文化”学科群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时,他广揽四海英才,全职引进了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蔡美花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Lauri Ramey和Martin Philip Ramey,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Mark Turner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型和国际化的学科梯队,推动我校外语学科向着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蒋洪新教授认为,师生关系要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般“和谐”。不管公务再繁忙,他都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利用周末时间指导研究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他会在国外访问访学期间为学生购买最前沿的文献资料,亲自写信推荐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去留学深造,动用自己的科研经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他还首倡设立校长学生助理,开展校长有约谈话活动,与青年学生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关心关爱学生。我校85级校友、马思特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桂先生深情回忆道:“我出身贫寒,当年求学时是蒋老师一直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完成学业。也正是蒋老师的这种师范仁道的精神感染我,并成就了我的今天。”

在《怀念廖世承先生》一文中,蒋洪新教授曾这样写道:“大学是学府,校长应该爱学问,做学问,并且是有学问的人,这样他才更加理解、尊重和热爱做学问的人,从而将大学带向更高的水平和境界。”蒋洪新教授爱学问,做学问,即使当了校长,他仍然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把做好学问当作安身立命之本。“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的这句话一直伴随着他,影响着他。

蒋新苗——以科研回应时代呼声

 

 

 

蒋新苗,1964年出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

2016-2017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境外追逃追赃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重要刊物论文1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对于几十年投身于法学教学科研事业的蒋新苗教授来说,他以开阔的胸怀,丰硕的成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他的学术探索之路上,回应这个伟大的时代。

蒋新苗教授常常和他的学生及后辈们分享他的科研经验,经常谈到的是,学术研究不能投机取巧,要面对学术界未解决的问题,攻难关、做难题。教学科研岗位的二十余年,蒋新苗教授一直以来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国际私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不仅对21世纪国际私法应以构筑国际民商新秩序为己任的理论的产生和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学术研究上开拓性地将跨国收养法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重点。蒋新苗教授发现,国内对于跨国收养法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领域,科研成果也很少,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已经有了比较详尽、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德国。为了弥补自己在德文方面的不足,蒋新苗教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德语,将德文作为第二外语,能流利使用德文进行读、写、说,为钻研德文文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999年出版了国内首部有关跨国收养法研究的专著《国际收养法律制度研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开启了他研究涉外收养法律制度的脚步。该著作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2002年)。2005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收养法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涉外收养法律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对我国批准实施《海牙跨国收养公约》提供了深入全面的理论论证。在跨国收养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国际社会服务组织对其成果给予了重视。2012 年出访欧洲其间,受科隆大学法学院、瑞士比较法研究所邀请,多次就我国涉外收养法律问题作大会报告以及专题报告,为国外学术界及实务界了解中国相关法律及政策提供指引和桥梁。蒋新苗教授针对我国实施《海牙跨国收养公约》提供了深入全面的理论论证,在2012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召开的第四次关于公约履约状况的特委会会议上,被大会提及并在该次会议中推出的“公约履约指南二号指引”中采纳了其部分观点。

蒋新苗教授一贯认为,科研工作,是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急于求成,往往解决不了问题。他经常告诫学生后辈: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科研工作者应抵制住外界的诱惑,心无旁鹜,踏实、淡泊,潜心于所研究的领域,培养对文献的掌握能力和对问题的洞察力,才能够切实解决问题。蒋新苗教授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一直追求一种沉稳扎实的学术风格,敏锐地以科研回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难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港澳台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英文学术论文2篇,出版的著作中有个人独立完成的学术专著6部,参编或参著20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蒋新苗教授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国际私法本体论》,获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及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009年);2012年,论文《中国残疾儿童收养的法律机制透析》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蒋新苗教授近年来对“一带一路”法律供给机制以及境外追逃追赃国际法律合作等新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分别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重点项目一项,为中国今日之黄金时代贡献智慧。

蒋新苗教授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情实感融为一体,教研相长,在教学和科研中将坚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相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成长,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被熟知他的老师和学生们誉为“事业上的楷模、学业上的引路人”。他总结多年的法学教育经验,提出构建“三位一体六导向”复合型法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即,将法学教育的法学理论素养、法律职业素养以及法律职业伦理即公平正义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以“课程体系科学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师梯队建设复合化”、“研讨式课堂教学多元化”、“学生考评机制多样化”、“法律实践教学实战化”等“六导向”为具体路径,全方位打造高效优质的法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该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律的应用能力,并受到了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好评。该成果2016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多年从事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中,带领“国际私法”教学团队率先在法学院开展研讨式教学法的教学试验,促进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受到学生的热爱,使国际私法课程成为本校法学院学生极为热爱的科目。2009年,《国际私法》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对教材进行不断改良,出版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国际私法学》(2012年11月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新苗教授一直贯彻法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理念,认为作为一名法学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法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一个方面,法学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法学院向社会输送的不仅是一个将来的法律工作者,还应该是一个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尊法守法的公民模范、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公民楷模。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党和政府面临着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蒋新苗教授深刻地认识到,回应时代的呼声始终是科研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与时代责任,科研工作者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关注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科学求解,方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刘铁芳——倾心投入 追寻梦想

刘铁芳,1969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学术带头人。

2016-2017年:《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发表权威刊物论文3篇,重要刊物论文3篇;出版教育随笔4部;《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获湖南省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刘铁芳教授是教育学学士、硕士,伦理学博士毕业,有着较好的文学、教育学、哲学素养,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乡村教育和大学教育哲学等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流畅的语言表达,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自成一格,在国内教育学界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刘铁芳教授十分热爱教育科研,一直怀抱着浓厚的兴趣从事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治学态度端正,有较好的科学精神。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持之以恒,二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读书写作;二是注重经典阅读,努力提升自我理论素养与文化底蕴,努力让个人教育研究建立在较充分的学养基础上;三是密切关注现实,跟中小学教育保持经常性联系,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融入当下基础教育实际之中,提升教育理论研究的现实针对性。

刘铁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哲学研究,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对教育与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力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大力倡导教育与教育研究本身的人文关怀,从教育与生活基本关系入手,深入触及教育与人、世界、生活价值与意义、历史、文化、传统、语言、道德、人性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公正问题,以颇具特色的问题视角和话语方式,在国内教育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2000年以来,针对教育改革和当代教育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刘铁芳教授又关注生活全力转向教育的人文研究。从2004年开始,刘铁芳教授提出“教育人文”概念,并着力进行教育人文理念的研究与推广。2010年,刘铁芳教授出版《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在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与今日教育问题的深度把脉的基础上,先于 2012 年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教养性教育的问题,重申知识即美德,以平衡现实教育的工具化,应对时代的虚无主题。2014年出版《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本研究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寻求公民教育的目标与过程、目的与手段方法统一,意在提升学校教育的价值目标,凸显学校教育的育人本质。2017年出版《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该书从当下教育遭遇的碎片化问题入手,提出整全性教育的理念,在一般性地阐释个体发展的历时性秩序,提出个体发展之自然人、审美人、理智人再到道德人的发展秩序,再进一步论证教育从身体出发,着力凸显体育、美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再论及德育、智育的支撑作用及其相互促进关系,然后阐明爱作为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归结为个体人格在哲学教育中的完成,由此而显明个体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整全性教育的可能性路径。该书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刘铁芳教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17年底,刘铁芳教授在浙江金华成功领悟当代中国教育之道,懂得了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或者说中国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以培养中国人作为其根本目的,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来整合个体发展诸种素养与当今各种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由此而把当代教育直接置于中华文明之历史脉络中,承续中国古典教育文脉,让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襟怀与精神境界豁然开朗。从这里出发,他很快就提出了“中国少年”培育体系的系统框架,并且很快就开始深入论证,并探索实践之路。他计划先从小学开始,然后是中学,逐步到大学,逐步推进中国少年培育学校实践。

时至今日,刘铁芳教授可谓成果丰硕,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国家社科文库1项,教育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1门;曾在《教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教育研究》发表论文10篇,有50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教育学》《新华文摘》等刊全文转摘,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入选2016年国家社科文库;获得教育部第六、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第五、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但他依然扎扎实实,每天勤奋耕耘。“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幸运的,我所从事的正是自己喜欢的事业。”因为喜欢,所以他能倾心投入;因为投入,所以他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充实。“我已经不再关注个人自身,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去追寻我心中的梦想,一个超越个人、融入时代与民族的伟大梦想,那就是致力于中华民族教育文脉的思想与实践。”从他身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激情与活力,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巨大能量,一种把自我融入时代、民族发展之中的积极向前的生命力量。

湖南人向来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气魄和传统。刘铁芳教授深知今日做学问也好,教学也好,办大学也好,都需要走出个人一己私利,不汲汲于一己私欲,不斤斤于个人得失,大气做人,大气做事,大气思考教育,大气办学,大气做学问。刘铁芳教授提出,“我们要做贴近湖湘文化、贴近我们的大地、贴近我们时代的大教育、大学问,让勇于担当、心忧天下的情怀与气魄保持为我们身上的精神血脉。”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湖湘学者,自信于我们的时代,自信于我们的民族,自信于教育学术与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由此而自信地走向高远的人生道路。

郑大华——确立方向 持之以恒

 

 

 

郑大华,1956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首批“芙蓉学者”,现任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6-2017年:《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1931—1945)》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权威刊物论文1篇,重要刊物论文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近代湖湘文化研究丛书5册;《近代“中华民族”观念及其内涵之形成与演变研究》获湖南省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0多年前,上海的《学术月刊》和天津的《历史教学》分别采访郑大华教授,要他谈谈治学经验,他谈了三点:第一,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特点、自己喜欢且有长期研究价值和潜力的方向或选题;第二,确定下来后,就要持之以恒,精耕细作,深入研究下去,千万不能打一枪换一炮;第三,要舍得投入时间,做学问尤其是研究历史,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工夫不可。今天我们要郑大华教授谈治学感言,他谈的还是这三点。

郑大华教授读研究生时,跟着著名历史学家、我校原校长林增平先生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后来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跟着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文化史学科奠基人之一的龚书铎先生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但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做思想史研究,因为用他的话说,“我不喜欢考证而喜欢思考”,加上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是选择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从此,他走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道路。三年博士毕业后,1992年出版国内外第一本以梁漱溟和胡适为中心、系统比较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思潮的著作《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2年,48万字)。接着他又研究同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和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张君劢的生平和思想,1997年,出版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张君劢生平和思想的著作《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46万字)。在研究梁漱溟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不少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因为梁漱溟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又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著作《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8万字)。从研究思想人物,他逐渐扩大研究社会思潮,先后系统研究过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激进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等社会思潮,除主编有《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和激进》《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第论文集外,还出版有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著作《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99.6万字)、《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43万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前沿诸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5万字)等,《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一书亦即将出版。在从事思想人物和社会思潮研究的同时,他又进一步扩大到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整体研究,先后出版有《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4万字),《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0万字)《民国思想史续论》(社会科学文献出发版社2010年,50万字)、《民国思想家论》(中华书局2006年,40万字)等著作,180万字、三卷本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也已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计划和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今年内就可交稿。如能完成,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个人之力写成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著作。目前郑大华教授在梁漱溟、张君劢、包世臣等中国近代思想人物、在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在晚清思想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思想界、三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多个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或先进地位。

讲到如何确立研究方向或选题,他认为,除了要扬长避短、自己要有兴趣外,还应具有前瞻性,现在比较冷的选题,说不准过几年就热起来了,这样你发文章、申请课题都较容易,他以自己的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研究为例。他最早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是在2005年。2006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文章。那时候很少有人研究民族复兴思潮,除中国人民大学黄兴涛教授2006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外,很长时期内没有人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2007年,他以“抗战时期知识界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成功申请到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009年,他又以“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2011年,他再次以“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成功申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一下子火了起来。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给了他一个“中国梦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的特别委托课题,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也给了他一个重大招标课题。2016年他在上述课题最终成果的基础上扩充、修改而成的《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一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该书出版后,又入选党的十九大前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郑大华教授认为,做学问,尤其是做历史方面的学问,一定要舍得投入时间,这是一个人能否做出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10多年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别人说我成果多,我不否认,但我投入的时间比一般人都多。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你投入的时间多,你的成果也就自然多。”郑大华教授自上大学以来,就很少看电视,也很少有节假日,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就是现在,他一般都是晚上11点休息,早上5点准时起床,除吃饭时间、走路时间(他每天要走15000步左右)和午休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在工作,晚上也不看电视。他说,做学问,尤其做历史方面的学问,是很辛苦的,舍不得时间,耐不得寂寞,是做不出成绩的,因为研究历史,你要看大量的资料,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他曾告诉他的学生,凡是舍不得时间,耐不得寂寞的,最好不要再学历史了,早日转专业,以免痛苦一生。最后,郑大华教授强调:做学问只要做到这那三点,无论谁都会做出成绩,取得成功!

钟毅平——积累坚持 超越自我

 

 

 

钟毅平,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湖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湖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入选湖南省社会科学“百人工程”项目及湖南省新世纪“12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16-2017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学途径:国民心理建设和柔性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权威刊物论文1篇,重要刊物论文2篇,SSCI论文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自我参照加工及其程度效应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提高研究站位,服务国民

钟毅平教授第一次申报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时,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有一位专家对他的标书提了两点意见(也是他没有同意的原因):一是研究站位不高,二是研究团队不强。对于第一点他说,既然是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那就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金点子。人文社科课题,不管是一般还是重点,必须为社会服务,为国民服务,不能只从本课题、本学科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要从具体研究主题,提升到社会层面甚至到国家战略层面,努力为各级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意见。这就是研究站位,研究者必须主动提高自己的研究站位,从课题出发,但必须要站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来设计自己的研究。

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要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融入社会,尤其是有益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为国家兴旺、国民和谐尽心尽力。重视基础研究,更要重视应用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真正做到心理学研究“上天入地”:一方面,学术理论研究要达到国内一流甚至领先的水平,并形成心理学科自身的特色和流派;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应当对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国民心理健康工作发挥咨询、指导作用。

坚持与积累,超越自我

2017年由钟毅平教授主持申报的“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学途径:国民心理建设和柔性管理”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这对学院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既是对钟教授长期坚持科研的回报,又是心理学科研团队的一个新起点,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新起点。多年来“认知与社会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始终坚守在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聚焦于自我心理学,并尝试用现代社会认知理论来诠释当代社会现象和行为。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认知与社会行为”团队一致认为社会认知心理学可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从国民心理建设的角度来推动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绿色生活方式就是绿色意识、绿色情感和绿色行为三位一体的交互模式,且绿色生活方式就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总体思路;经过反复论证,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框架,终于钟毅平教授的研究方案获得了专家的认可。“自我参照加工及其程度效应研究”实际上是近几年系列研究论文的汇总,也是团队潜心研究、多年积累的成果,获湖南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重视教学,心中有“生”

作为一名老师,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言传身教,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尽心尽力地耕耘在教学一线,希望能给自己的学生带去尽可能多的帮助。积极探索教育技术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将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应用过程特别关注技术环境中的认知、社会互动及情绪、感情问题,包括技术对人的认知及情感的影响以及人在使用新技术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在教学手段开发与应用方面,既能考虑教育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更能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学生在技术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承担《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等本科课程教学,坚持以认知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在教育技术上寻找突破点,重新审视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新的知识观、新的发展观、新的方法观,并将之运用于教学过程、教材建设及多媒体课件制作,归纳为“一个理论研究,三个应用研究”。即在理论上认真探讨了认知科学的新发展及对教学理论的启示,在三个方面促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一是认知科学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为节点,以主要“认知活动”的逻辑性为纲,以图文、视频为辅助,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表征如何实现条块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认知科学与教材建设,积极探索认知科学研究,及时吸收最新成果并转化为教材内容;三是认知科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重点关注学生认知结构与课件建构,学生认知过程、反馈结果与课件制作,迁移性原则在课件制作中的具体贯彻与体现。

总之,没有长期的坚持,没有多年的积累,永远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获奖既是对献身科研的一种鼓励,也更是对众多正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同行们的一种肯定。仰望星空,走科研之路,不灰心亦不曾放弃,无惘然亦无飘然。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冯浩——科研教学贵在持之以恒

 

 

 

冯浩,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水产学会理事。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Oncotarget、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2016-201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通讯作者在SCI一区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以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冯浩教授目前主要从事鱼类天然免疫抗病毒机理研究以及人类及哺乳类疱疹病毒致病机理研究。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冯浩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致力于鱼类分子细胞学和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刘筠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深深的影响了冯浩。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冯浩对每次实验都进行多次重复验证;当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冯浩会查阅大量文献并积极同师长探讨以寻找解决方案。“科研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坚持向前走,才可能成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为冯浩以后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师大任教4年后,冯浩远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进行博士后研究,致力于疱疹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其相关免疫机制研究。研究领域的转变对于冯浩是一个新的挑战。当时国外的竞争强度远高于国内,尤其是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冯浩从头开始一步步学习相关的理论及实验,并且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UTSW,冯浩三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最终在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学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且取得了同行的认可。“科研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你坚持,终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怀着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冯浩2010年完成美国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到母校-湖南师大,并计划将自己的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鱼类学研究背景结合,融合湖南师大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鱼类学研发平台,开辟鱼类分子免疫学和信号传导研究新方向。这对于冯浩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意味着科研平台需从零开始建立,而当时科研经费十分紧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冯浩从未退缩,他秉持着一股坚持不懈、奋勇向前、不甘落后的信念,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奋斗在科研一线。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冯浩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实验体系并组建了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青鱼(我国“四大家鱼”之首)及多倍体鱼(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四倍体鲫鲤)天然免疫抗病毒研究平台,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冯浩教授坚持每天清晨来到办公室并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每位学生的实验进展他都会逐一了解,每周他都会召集学生开学术讨论会,与学生们交流科学研究心得、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科研问题。冯浩教授经常对学生说:“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与其他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忧患意识让冯浩教授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提醒自己不要松懈,并让自己看清前路。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冯浩教授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着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深知遇到一个优秀的启蒙导师会对学生之后的科研道路产生多么深厚的影响”,冯浩如是说。因此冯浩言传身教,耕耘在教学一线,承担了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水生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在研究生的眼里,冯浩教授是一个在学术上学识渊博、生活中幽默风趣的老师。冯浩教授一直坚持“一流的大学首要任务是培养一流的本科生”的观点,他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兴趣和有潜力的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我希望能竭尽全力帮助这些优秀本科生提前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让他们少走弯路,多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目的是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近几年,经冯浩精心指导的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鱼类免疫学国际顶尖杂志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SCI一区)上发表论文2篇并两度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他所指导的本科生分别获得了首届(2016)和第二届(2017)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及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7)。冯浩培养的10多位优秀本科生相继进入美国名校深造或被保送至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攻读博士研究生。2017年冯浩教授同时获得了湖南师大“十佳大学生竞赛指导老师”及湖南师大“十佳班导师”称号。

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地,也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冯浩教授将学术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科学研究工作者热爱专业、坚守不弃、攻坚克难、永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科研工作所具有的特质:当遭遇挫折逆境时不颓废消沉、不停下脚步;当取得成绩时不孤芳自赏、不故步自封。冯浩教授更将自己的学识言传身教授予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挖掘学生的科研潜能、指引学生的科研方向。他时常说,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将是一个老师的光荣和骄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冯浩教授时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同时也鞭策自己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乐观心态、拼搏精神的老师,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青年学子心中深深喜爱的导师。

李科——以思为乐追寻内心

李科,男,1980年12月生,湖南隆回人。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首届“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入选者。现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电价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李科的研究领域聚焦在能源与环境经济分析、电力经济、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擅长运用国际前沿且适宜的计量经济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政策、环境污染及其相关问题。3年来,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pplied Energy、China Economic Review、Energy、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等国际SCI一区和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

2016年,李科共发表SSCI收录科研论文7篇(全校共18篇);2017年,科研论文“Impac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policies on the green productivity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Evidence from a three-stage DEA model”被Elsevier评为能源领域期刊中国作者最高被引学术论文(该文发表于2016年4月,他引次数超过60次)。2017年底,他受邀入驻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库。此外,他也是Applied Energy、Carbon Management、China Economic Review、Energy、Energy Efficiency、Energy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ustainability、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等近20种国际SCI和SSCI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人。

科研路上的李科曾经十分孤独和苦楚,一路走来并不顺畅。2008年9月,李科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国内知名的计量经济学专家王少平教授。当时,倔强的李科想在理论计量经济学领域做出点“名堂”。然而,荆棘和挫折远超过收获。“我攻读博士学位用了5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失眠和压抑伴随着我,以至于我对科研都放弃了好几年。”回想那段岁月,李科有些惆怅和感慨。从教学到科研,从科研到学术,从学术到研究,从研究到应用,思想上对学问的认知一次次升华;求学路上,因投入而不舍,因兴趣而求索,因执着而专注,但终究留下了很多遗憾。“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王少平教授的鼓励和引导使我从对计量经济学的懵懂无知到初登殿堂,其严谨的治学精神让我受益终生;另一方面,那几年感觉自己做不出出彩的东西,于是不停地读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把当时国外主流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几乎啃了个遍,家中打印的教材与资料垒起来有1米多高。

博士毕业后,李科一度非常迷茫,怀疑甚至想过放弃这条不着边际的路。在家人的支持下,2014年,李科获得机会前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著名的能源经济学专家林伯强教授。“当时,刚经历过博士阶段‘煎熬’的我正处于低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怀疑和困惑。因此,我对和林老师合作的机会十分珍惜。很大意义上说,这也是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彼时,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这一领域,李科显然属于后来者。林教授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国际前沿视角、对中国能源问题深入浅出的观察和见解,以及团队内非常频繁的交流和探讨使他迅速转入这一领域。“久违的鲜花来的很及时;2014年第一篇论文的迅速接收使我在走出心灵阴霾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极大的自信。”在厦门期间,李科开始忘我的工作,他每天泡在看文献、查资料、处理数据的时间超过了12小时,他的活动范围几乎没有离开过厦门大学。此时,博士阶段打下的数据处理基础显示了优势。在林教授的指导下,他的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6年,李科回到湖南师范大学。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十分平静,未来之路也渐渐清晰。“看书、思考、写作已经成为我的爱好和生活方式”。他只想做个简单的人,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于是,他先后在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开起了Seminar。2017年底,刚从瑞典回国的他就和校内的同事和校外合作者联合发起了“美丽岳麓山”论坛和学术讨论组,希望能联合省内感兴趣的同行共同探讨能源与环境问题,提升湖南能源经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与理论研究水平。对于这些免费甚至要自己垫资的活动,他爱人评价说,“他终于能追寻自己的内心,喜欢折腾了”。

能源与环境问题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经济统计与政策评价分析涉及到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众多学科。因此,“我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相关的研究和探讨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李科想拥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于是,他着手搭建团队。他说,“我希望这个团队是简单的,大家基于兴趣专注于能源与环境经济分析;我并不追求在团队内的主导,只想和大家讨论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目前,李科和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们每周都会有学术讨论班,化石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PM2.5、电价等耳熟能详的词语在这里是高频词,只不过他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这些接地气的讨论激发了团队的兴趣,也认识到他们所作研究的价值。尽管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团队开展相关的深入讨论还有些艰难,但看到大家每周都会有新的收获,他乐在其中。基于自身的成长经验,李科强调说,“科研路上并没有捷径,时间付出和坚持是第一位的。”很多当前看似无用的工作,或许在未来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他希望,团队内成员能沉淀下去,经过2~3年的打磨和成长,大家在享受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为老师,李科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空闲时间,他会和学生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他认为,走进学生的生活,积极鼓励和引导是培养学生热爱科研的重要途径。对刚入门的学生,他会强调科研工作的枯燥和创新的难度。这并非是一味地打击他们,而是希望他们能“潜心研究、沉于学问”。只要学生有进步,他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当学生碰到困境时,他则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对于未来,李科认为,“追寻内心想要的,生活就是洒脱和幸福的”,而他正在这条路上。

刘红荣——特色+努力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生存必备

 

 

 

刘红荣,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担任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冷冻电子显微学分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第九、十届低温电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2016-2017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5篇。

刘红荣一直致力于电子显微学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冷冻电镜病毒近原子分辨三维重构方面做出了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PNAS等一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ence两篇,其研究成果被同行誉为“里程碑式发现”、“当代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作”等。

多数病毒颗粒是由一个二十面体对称的外衣壳和衣壳内部非二十面体对称的基因组及相关蛋白组成,我们称这种由不同对称性组成的客体为对称失配结构。病毒结构的研究已有近50年的历史,期间,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和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了大量二十面体病毒结构,然而绝大部分的研究只是针对其外部二十面体对称衣壳结构。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大多数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结构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但对病毒内部结构却知道得非常少。自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析完整病毒的三维结构,然而病毒对称失配的性质使得在求解二十面体衣壳时其内部非对称的结构信息变成了噪声而完全丢失。刘红荣教授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凌鹏副研究员经过多年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电子显微图像衬度分离的对称失配三维重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他们第一次解析二十面体病毒内部完整基因组及相关蛋白的三维结构,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病毒结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15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了他们合作的研究成果“冷冻电镜揭示双链RNA病毒内部聚合酶和病毒基因组的非线轴结构(Cryo-EM shows the polymerase structures and a non-spooled genome within a dsRNA virus)”,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将一种双链RNA病毒的三维结构完整呈现,否定了过去认为该类型病毒的内部基因组应呈线轴状排列的主流观点,而且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开启了帮助人们认识更多生物大分子内部结构的大门,对人类健康、疾病防控、药物设计等意义重大。这是我校建校以来科研成果首次登上《Science》,也是湖南省历史上第一篇以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名义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的价值在于倡导创新精神,以不同于他人的思路来理解世界,或不同于他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基础研究工作者来说,科学研究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跟班式”的工作,要让同行在讨论相关领域的问题时能想到自己的工作。最近几年冷冻电镜可谓是最热的研究方向之一,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瑞士的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美国的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英国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冷冻电镜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曾经是X射线晶体学的天下,上述三位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冷冻电子显微学的方法研究,尽管他们的工作在当时偏离了主流,甚至成为了领域内嘲讽的对象,但三位科学家坚持自己的特色几十年,经过后续众多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终于在最近几年冷冻电镜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成为了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的普适工具,从而很快取代了X射线晶体学技术成为结构生物学的第一大技术,也直接促成了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研究特色和坚持无疑是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红荣2003年开始从事冷冻电镜的研究工作,当时冷冻电镜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学科,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课题组非常少。根据自身物理学的背景,数理基础较好,还有喜好一个人安静写代码的习惯,刘红荣选择了冷冻电镜方法学研究的这一非常小的方向。通过十多年的坚持,在冷冻电镜病毒近原子分辨三维重构、对称失配三维重构等方面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应用软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近年来能够主持或参与一些国家重大项目,说明了其工作得到了同行较好的认可。

从事基础研究,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上班时间还是周末,或是假期,刘红荣都是量子楼到得最早的老师之一,每天坚持工作至少10小时。基础研究不同于其他的工作,要做出真正创新性的成果需要长期、甚至是一辈子的坚持和努力。要有“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精神。

作为大学教师,刘红荣也非常注重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每年坚持给本科生开展科普讲座,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融入本科生的教学之中,鼓励本科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生不要把大学上成中学一样,老师更不能把大学生当成中学生来教。

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追热点、不敢时髦,是刘红荣从事基础研究的态度。

刘少军——坚持不懈水到渠成

 

 

 

刘少军,博士,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多倍体鱼繁殖及育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主任,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主任,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所长。

2016-2017年,刘少军教授主持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农业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专项1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Marine Biotechnology、BMC Genomics、Scientific Reports、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SCI-TOP期刊1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主持研制的“合方鲫”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该品种已在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苏、江西、重庆等地推广养殖,应用前景很好;获第十届大北农科技奖水产科学奖(第一完成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届湖南光召科技奖;入选湖南省科协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坚持不懈,水到渠成”,这是刘少军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受刘筠院士对鱼类研究执着研究的熏陶,刘少军很早就对鱼类研究充满了兴趣并长期坚持从事鱼类远缘杂交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他坚信只要不忘初心,潜心科研,坚持自己的研究之路,总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杂交技术是一种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经典生物学技术。然而在鱼类杂交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尤其在鱼类远缘杂交方面,由于种间生殖隔离的存在,一般认为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若要通过远缘杂交来创建可育的鱼类新品系,在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上需要创新,更需要进行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实验探索和执着研究,这不但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系统的研究,也极大考验着研究人员的毅力。

刘少军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以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鲫、鲤、鲂、草鱼、鳙、鲢等)为亲本开展了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在这些远缘杂交后代中,每代至少需1年才能性成熟,有的甚至需2年、4年才能性成熟,只有等这些后代性成熟后研究才能接着做下去。其中,很多鱼类杂交后代中可育的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非常少,精液和卵子质量也非常差,有时能繁衍成下一代的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因此通过远缘杂交形成可育鱼类品系,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研究,才能突破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好成绩。

这些年来,每逢3-6月的鱼类繁殖季节,刘少军教授只要待在长沙,一定会去育种基地从事科研工作。有时他凌晨4点就去了。“因为鱼类产卵从早上四五点就开始了,我们要观察鱼类产卵情况,作息时间就得跟着鱼类走。我的父亲也是这样过来的,小时候我就常常跟着他在池塘边搞科研。”刘少军教授对此习以为常,他还自嘲自己就是一个“渔民”,他的QQ和微信名都是“fish farmer”。

年复一年,坚持不懈,他领导的团队终于成功地发现和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重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发现嵌合基因是杂交鱼品系共有的遗传特性,它有利于降低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之间的不协调性;突破远缘杂交后代的生殖难关,创建了一批有重大价值的新型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可育品系;提供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修正了种间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观点。

在创制鱼类杂交品系过程中,他领导的团队不但创制了宝贵的新型同源四倍体鱼品系;而且还创制了一批宝贵的新型同源二倍体鱼品系和异源二倍体鱼品系;其中通过鲤鲂杂交及系统的研究,探索出鲤-鲫-金鱼的形成途径;这些新型鲫鱼和金鱼的诞生,不但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还为鲫和金鱼的杂交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在鱼类遗传育种和生物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刘少军教授领导团队形成了一步法和多步法共性育种关键技术;这两种共性关键技术不但适合于鱼类远缘杂交,而且适合于鱼类近缘杂交;利用这两种技术研制了一批优良鱼类,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刘少军教授近30年来致力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撰写了《鱼类远缘杂交》专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Genetics、Heredity、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项;主持研制的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等4个优良品种获批国家水产新品种;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等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湖南光召科技奖”、“第十届大北农科技奖水产科学奖”、“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成就奖”;领衔“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创新研究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持培养毕业了24名博士生和53名硕士生,3名出站博士后;为我国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12月,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这是湖南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首家以“鱼类”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少军教授作为该重点实验室的主任,除了喜悦和自豪,更多的是对于实验室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现在的任务是把鱼养好,把科研做好,把鱼和我们团队共同的家——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好”刘少军教授坚定地说。

宋建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宋建新,博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中国卟啉酞菁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卟啉与酞菁学会会员,湖南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6-2017年作为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2), Chem. Commun.(1), Org. Lett.(1), Chem. Eur. J.(1), Chin. Chem. Lett.(1)等刊物上共发表SCI学术论文6篇,其中校定SCI-TOP期刊2篇。担任《德国应用化学》、《染料与色素》、《有机化学前沿》、《卟啉与酞菁》、《电分析化学》等多种国际期刊的函评专家。2017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耳坠型卟啉的结构修饰与性能研究》1项,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师范大学引智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各1项,目前在研项目共计5项。2016-2017期间在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先后有蔡浩同学的《β,β直接桥联的卟啉阵列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和饶玉滔同学的《基于卟啉和吡咯的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两篇硕士论文入选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2016年度获湖南师范大学科技论文贡献奖。

开展新颖卟啉类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宋建新教授研究兴趣之所在。从学生时代接触卟啉开始,就一直围绕卟啉化学开展研究,至今已近20年,未曾间断、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化学的执着与热忱,为宋教授赢得了自己的化学世界。迄今为止,宋教授已在校定SCI-TOP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已发表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0篇。宋教授是我校92级校友,2011年9月回国后来校工作,2012年开始组建有机功能分子组装科研团队,2014年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有机功能分子组装与应用校级重点实验室。宋教授于2014年在国际顶级刊物《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学术论文“Synthesis of Directβ-to-βLinked Porphyrin Arrays with Large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Branched and Cyclic Oligomers”研究表明β,β直接相连的卟啉单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组装的环状阵列内部存在快速的激发能迁移——这是我校建校以来在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2016年宋教授课题组在新颖卟啉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由课题组设计、合成并命名的耳坠型卟啉再度被《德国应用化学》接收且作为内封面文章得以发表,耳坠型卟啉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多个空腔,可以络合多个金属离子,而且最大吸收达到了1500 nm,通过对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可望开发出新型的高穿透力、低副作用的光敏剂,用于光动力发治疗癌症。“我们团队首次将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徽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的封面,我们感到很有成就感。在封面制作过程中,我们巧妙地将湖南师范大学校徽和化合物草图融为一体,通过西游记神话人物作为载体出现在封面中。”这篇封面文章十分有创意,发表后受到了《科学网》《华人网》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7年宋教授课题组又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题为“Strategic Construction of Directly Linked Porphyrin-BODPY Hybrids”的学术论文,课题组采用卟啉单体为原料,先经铃木偶联将吡咯接在卟啉meso-位,再通过酸催化分别与单醛、多醛反应、氧化和插硼,高产率组装了多维卟啉-BODIPY杂化体,包含卟啉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五聚体、六聚体以及九聚体,产率均在50%左右。一次可以获得250 mg左右的九聚体,在多聚卟啉阵列组装方面是难能可贵的,论文为多维卟啉阵列以及多色素复合体的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宋建新教授加入湖南师范大学后,一直围绕卟啉化学开展研究,2014年以来连续三次在该刊发表学术论文,这标志着宋建新教授团队的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沿,同时也表明湖南师范大学在卟啉化学研究领域的世界知名度在不断扩大。宋教授说每一篇文章在投稿前都需反复打磨,每一篇文章在投稿前都要反复修改几十上百遍。“文章就是艺术品,自己满意了再给人家看。与其投稿后专家提意见,不如首先自己多提意见,一篇文章只要有完善的空间,我们不轻言放弃。”

宋教授似乎从接触化学起便不懂得累,即使现在,他也常常为了一个实验睡在实验室,有时为了一个单晶数据的获得,便需要不厌其烦地培养晶体长达数年之久。他常常跟学生讲“Lab is home”,只有把实验室当家,才能做好实验。科研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他觉得个人做好了还不够,还应当把团队带好,尽可能把学科也带好,科研工作者要有这种使命感。他觉得科研做到一定的地步就不只是一个人的事,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他常对别人说:“‘个人的成绩在任何时候都是渺小的,团队的进步才是伟大的。’这一直是我的座右铭。个人的研究难以持续,总会有滑坡的时候,团队却具备缓冲的能力,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在谈到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时,宋教授动情地说:“在管理岗位就必须尽力为学院的管理工作献计献策,不但自己要干好,还要把分管的研究生和科研工作做好。周一至周五白天的时间我基本留给了学院,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才是我看文献、整理数据、了解学生研究进展、与学生商讨研究方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的时间,尽管在管理方面耽搁了不少时间,但我觉得自己很充实,管理有压力,但也提醒我在科研上务必更加努力,以求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以前是师大的学生,现在是师大的员工,我衷心希望学校蒸蒸日上,人才辈出!如果我能为母校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我会为此感到开心和自豪!”渺渺数语,绘不尽教授对母校的赤子之心。

宋教授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面对学生时,他亦师亦友,在他的身上,流淌着严谨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宽厚仁爱的品格。他告诫学生:“科研是兴趣所致,不是利益驱动,科研必须静下心来做事,科研是一种追求,科研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和百分之一的成功,科研需要细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宋教授除了科研的严谨和执着,在教学上也十分认真,2013-2016期间任有机教研室主任。他尽管已经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多年,但他一直坚持备课的习惯却从未改变,在每堂课前,他都要反复修改教案,反复推敲课堂教学的细节,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能消化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教导授予学生知识,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老师多关心的话,学生学习的激情就会高一点,学习的惰性就会少一点。”为此,他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编辑:黄柳英

责编:李瀚 张永涛

审核: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