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师大 正文

【中国新闻网】“一体四翼”育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改革纪实

2018-03-15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黄诗立

中新网湖南新闻3月15日电 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时代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颇受教育界关注的话题。2009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成了以李育民教授为首,以余柏青、李传斌、王云、蔡娜等为骨干的教学改革团队,围绕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体四翼”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李育民教授主持的“培养历史学本科生专业能力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成果,荣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提出的“一体四翼”,就是以提升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为主体目标,以培养专业学习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四翼,达到提高本科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

高等师范院校的历史教育有自身的定位、特色与传统。然而,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时代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为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李育民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他认为,能力培养是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多方位培养。“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将素质教育普遍性与历史专业教育的个性和谐统一,也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进而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实施能力培养方面,李育民认为,要处理好教与学、学习与研究、学习与实践、研究与实践、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因此,他主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热爱研究、投身实践,最终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实施路径上,李育民认为,能力培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教学、研究、实践为本位;同时要发挥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教师、学工系统教师的功能,多管齐下,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为此,李育民组织多方面的教师,建立精干的教学改革团队,在各领域进行探索的同时,还进行整体的理论探讨,确保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能用于指导实践。

能力培养,四翼驱动

自2009年以来,李育民带领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学改革团队,就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实践。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团队成员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指导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知识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团队成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阶段性与特殊性。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实行学习能力培养。如低年级侧重于知识学习、指导性学习,高年级则侧重于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另一方面,发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团队成员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在教学、考核、项目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尝试。在专业课堂上,他们采取课堂讨论、学术小论坛等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考试命题中,他们创新命题模式,增加史料解析等题型,让学生从原汁原味的史料中总结和探索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他们积极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从事专业问题的研究;并召集有潜力的本科生参与教授的课题,与博士生和硕士生一道搜集资料、整理文献,培养他们的科研习惯,提高科研素养。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本科生学会学习、学会科研、学会与他人合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科研基础。

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他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教学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方法论、评价论,提升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利用微格教室,对学生进行片段教学、课件说课、微格教学、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等师范技能训练;通过严格的见习、实习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下的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片段教学比赛等,选拔本科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比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团队成员发挥任课教师与学工系统教师合作的优势,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学院团委和社团,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从事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支持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创办学生学术刊物,进行口述史调研、历史剧编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组织学生举办和参加辩论对抗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开设楚源文化学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组织“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如“未来教育家”“说课竞赛”“师大之星”等,提升学生的社交活动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桃李芳菲

“一体四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在全方位得到提升,而且使之养成了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实现了立德树人,成绩显著。不少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级各类奖学金。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在毕业后选择攻读硕士学位,每年有近20人被免试保送研究生,不少学生被免试保送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除参与相关教师的研究外,本科生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3项、湖南师大校级创新项目多项。如陈艾利同学在李育民教授指导下,主持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国近代外交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何摸同学在李传斌教授指导下主持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代湘籍名人遗迹现状、保护、利用的调查与研究》,结项鉴定为优秀。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撰写科研习作,有的还发表在相关刊物,并有多人获林增平史学奖、杨树达奖等科研奖励。

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从2009-2017年,先后有徐静、刘甜、杨冠军、张佳等学生,在全国历史本科学生师范技能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周禄丰、邓建枫、罗蓬勃、谢良、刘法尼桑、秦巧等学生,在湖南省教学比武中与中学在职教师同堂竞技,荣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还有18人次获得校级教学比武一等奖。

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也是捷报频传。学生每年自编自演历史剧,持续推出多部原创历史剧。2013年,历史话剧《大唐烟云》在湖南省青年戏剧季优秀剧目录像比赛中,荣获优秀编剧奖;2014年,原创历史话剧《秦月当楼》在北京公演,并被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评为优秀剧目奖。学生每年都组织团队进行口述史研究,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2012年,口述史成果《情承百年忆寒亭——基于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口述史实践》在全国大学生口述历史交流赛中获一等奖。此外,学生每年均结合暑期调研活动,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各项专业调研活动,取得佳绩。2012年,暑期调研成果《关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以桂阳县阳山古村为调研对象》获湖南省首届大学生“走读湖南乡村文化”活动调研文章二等奖。2017年,暑期调研项目“大有名堂——湖南郴州汝城宗祠文化研究”入围“青年中国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课题全国30强项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体四翼”培养模式在育人方面体现了全方位育人,培养综合素质,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能力和专业竞争力。有的在海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从事科研工作,成为发展潜力较大的科研工作者;有的在重点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很快成长为所在学校的教学骨干。

原文链接:http://www.hn.chinanews.com/news/2018/0315/32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