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22期 第四版 正文

电子校报 第1622期

返回上一级

饮·食·印象

远离家乡的游子,即便与故土的乡音人情各自天涯,他的味蕾也永远牵挂着家乡那温热醇厚的一碗羹汤。于是便有了在秋日忆起莼羹鲈脍的张翰,有了在塞外思念桃花鱼香的昭君。当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激起海内外华人华侨如此强烈的共鸣,便是因为它将中华文化中深厚广博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得以具象地表达。“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固然令人流连忘返,酸甜苦辣的味蕾记忆却也同样是不可磨灭的饮食印象。


饮——茶酒新开琥珀香


中国最有名的酒徒恐怕要数放言“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李白,然而李白之饮酒豪迈却不典雅,比不得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来得轻松惬意。若将支系庞杂的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酒文化想必是最惹人注目的存在之一。有不拘小节,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汉,也有赌书温酒闲倚梅花的易安居士;有竹叶青的恬淡、龟龄酒的温厚,也有老白干的辛辣,女儿红的浓烈。

然而若是做一本书,典录中华之“饮”,酒只能是抛砖引玉之物。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上千年,甚至开辟了自己独有的一门学问——茶学。现如今,像妙玉那般收集梅上白雪,煮水烹茶的闲人雅士虽已无处可寻,但对于茶用具、煮茶艺术的讲究却仍然延续。瓷土烧制成的茶杯小巧玲珑,杯身上还彩绘了成串的铃兰花,煮过两次的温水缓缓注入仔细烫过的茶壶,激起嫩绿的茶叶在水中翻旋飞舞。若是注水的技巧出色,水温掌握得好,那嫩芽便随着清水的注入渐次伸展开来,略微带点苦涩的清香也随之一点点地渗入空气,直至沁入人的心脾。

茶马古道上余香犹在,而古老的茶文化却早已传遍世界。茶不仅是解人油腻、舒人心脾的饮品,也可入药、入菜。由中国传入新加坡,又经当地人改良的特色菜品之肉骨茶,可以说是茶和汤的巧妙融合:既有清茶薄薄一层的淡香,又有肉汤的鲜美、醇厚。在雅舍中品尝天地的梁实秋先生,对汤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或是“见解”。以至于在友人烹制的“热、香、浓、稠”的萝卜汤里,都能得到为人处世的启示。

食——鸾刀缕切空纷纭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物产、风俗习惯不尽相同,长期以来,也就形成了各异的饮食风味:川菜辛辣,红艳艳一片尽是辣椒,名菜宫保鸡丁和水煮鱼的辣味直呛得人咳嗽不止,却还舍不得停口;粤菜精细,夏秋尚清淡,冬春偏浓郁,薄皮鲜虾饺晶莹剔透,肉汁鲜美,老火汤入口甘甜,绵软醇香;湘菜软嫩,烹调方法以蒸、煨为主,冰糖湘莲甜而不腻,清而不淡,犹有“心清犹带小荷香”之感。总而言之,“南米北面”的说法一直适用,而口味上“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格局也是格外分明。

西安卖泡馍的铺子,往往和烤肉的小店并在一起,食客就座以后,托着各色食盘的年轻伙计沿桌边吆喝着卖各色烧烤。泡馍单调,肉也往往成丁不能大快朵颐。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都愿意叫上四五串烤羊肉、烤牛肉,再并上一豆豉小菜。泡馍上桌时,烤肉也已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咸香四溢。

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或多或少与流传至今的名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坡肉、五柳鱼的发明者苏轼自不必提,而夜雨剪春韭的杜甫、与鱼头豆腐结缘的乾隆、爱吃豫菜炸核桃腰的鲁迅……在留下一段佳活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丝人情味。胡适则是桂花糯米藕的“忠实粉丝”,这种现如今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的小吃,也同天津耳朵眼炸糕、潮州老婆饼、北京豌豆黄等一并成为中国小吃的绝佳代言。


印象——人间有味是清欢


古训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却愿加上一句“品万般美食”。山温水软的江南和北风吹雪的塞北是中国印象;经济发展迅速腾飞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中国印象;孔子的处世哲学和莫言的魔幻主义是中国印象;同样,红楼梦中对饮食起居的细致描写和如今在国际市场上与法国大餐一争高下的粵菜也是中国印象。“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愿味蕾记忆传承传统美食,留住故土回忆,愿饮食印象传播中华文化,吸引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