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95期 第二版 正文

电子校报 第1695期

返回上一级

脚下沾满泥土的全国政协委员 ——记我校特聘教授郑大华

本报通讯员 胡心怡 沈宛霖 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颁奖词这样评价他:“胸中有责任,全心全意献策民族工作,为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脚下沾泥土,连续三年开展自主调研,盼的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得出、敢发声,戳穿西方莫须有谎言,坚决捍卫祖国利益。”这段话是对郑大华教授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他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坚守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的真实写照。

从湘西大山里走出来的第一位博士

郑大华1956年出生在湘西一个土家吊脚楼里。父母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始终要求儿女们好好读书,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坚持送他读到高中毕业。父母的期盼在他心中播下渴求知识的种子。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郑大华考入我校历史系,成为全乡第一个大学生。入校之初,全年级摸底考试他的成绩排名最后,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决不轻易服输!古汉语成绩倒数第一,他将全册《古文观止》读到烂熟;不识26个字母,他便与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每天清晨到岳麓山上对练发音;每天学习至后半夜,寝室熄灯了他便在厕所的灯光下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他的成绩已名列前茅。读完本科和硕士,1987年他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了湘西土家族第一个博士。

全国政协主席亲自为他颁奖

博士毕业后,郑大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后担任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被推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深切感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五年履职,从未停息为促进民族团结而发力的脚步。

“当委员就要当个好委员”,郑大华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从2019年至2022年,他穿越三区三洲,足迹遍布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实地调研如何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经常跋山涉水,鞋上沾着泥土,与少数民族兄弟促膝长谈,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旅结合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更好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留住乡村文脉、激发农民奋斗精神等多项建议,他的系列提案被相关部门采用,对乡村振兴起到了赋能添翼的作用。

2020年以来,全国政协广泛开展委员读书活动。郑大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脱贫困”“画出最大同心圆”等多个读书群中承担导读任务。他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探究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以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就如何加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发表真知灼见,他将委员履职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他的工作得到全国政协领导与委员们的广泛认同与好评。同时,他对中华民族观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理解,相继出版了《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形成》之后,又全身心投入到有关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第三本论著中。

2023117日,是郑大华一生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接受了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颁发的“优秀履职奖”。在记者采访时,他满怀深情说道:“获奖对我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我将继续努力,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凝心聚力,作出更多的贡献!”

大山般的赤子情怀

家乡的山水滋润着一颗淳厚而又深情的赤子心。郑大华在学校是好学生,在研究所是好导师,在政协是好委员,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他始终不忘对祖国、对人民及师长浓厚的感恩之情。

郑大华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增平和龚书铎先生,两位先生精深的学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风范深深影响着他。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独树一帜,主持或承担20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社科院重大重点课题和省部级重大委托课题,出版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获国家及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会议上,他代表少数民族发言,满怀深情地道出肺腑之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今天,也不会有我郑大华的今天!”

郑大华社会兼职较多,但他始终将教学和科研放在第一位。他常教导学生:做学术特别是史学研究,一定要坚守初心,舍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捷径可走。他对新冠疫情期间就业遇到困难的学生,一直资助生活费直至找到工作。他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微信群,保持密切联系,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将民族振兴伟大使命扛在肩上。

郑大华每年都会来我校讲学一段时间,工作之余,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带着学生们一起攀登岳麓山。在朝晖或落霞之下,大家边爬山边听他讲述过往的经历,向他请教或讨论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学业、学术,还是思想上的困惑,他一一耐心作答。在学生们眼里,郑教授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情怀正如眼前的大山让人仰视,也启迪着他们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