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大要闻 正文

重温办学历史,传承国师精神,砥砺前行再出发

——李民周俊武率队重走国师办学路

2018-07-24 17:06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李瀚 张永涛

(记者 李瀚 张永涛)弦歌八十载,奋进新时代。80年来,承载着湖湘文化厚重传统的湖南师范大学栉风沐雨,1938年,国师肇始蓝田;1944年,一迁溆浦,1946年,再迁南岳。在辗转迁徙中,创业先贤舍生忘死、潜心学问、诲人不倦……80年来,学校传承历史、潜心育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为了更好地秉承先贤遗志,凝聚新时代办学力量,7月19日至21日,校党委书记李民、副校长周俊武率相关单位负责人探寻国师办学旧址,走访各地校友代表。

三天三市七地,步履匆匆,风尘仆仆。19日,走访涟源、新化;20日,抵达怀化、溆浦;21日,辗转南岳、衡东。在涟源一中找寻蓝田薪火,在溆浦县城瞻仰办学遗迹,在五烈士墓前缅怀先烈,在衡东一中翻阅国师档案,重温历史记忆,实地感受创业之初的苦难与辉煌。

涟源一中校长吴梦周向我校赠送书籍

19日上午,李民一行轻车简从,来到国师发祥地——涟源一中,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等热情接待了大家。座谈会由涟源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澍主持。

会上,周俊武简要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日程安排。他说,在学校80周年校庆之际,开启“寻根之旅”,搜集一些历史资料,探寻学校办学历程,重温历史记忆,彰显了学校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决心和情怀。

涟源市教育局局长石进科简要介绍了国师对涟源市的积极影响和涟源市保护国师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关举措。涟源一中校长吴梦周向我校赠送了《辉煌苦难11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史》书籍。

谢学龙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李民一行开展寻根之旅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国师在涟源蓝田办学的那段历史,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战火纷飞时代的教育传奇,成就了两地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特殊情谊,赋予了古镇蓝田这座小城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必将进一步坚定涟源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信心和担当。真心期待双方的合作再谱新的篇章。

李民对涟源市不遗余力挖掘和保护国师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光大国师文化和优良办学传统表示感谢。他动情地说,走进涟源一中的校门,立刻就有了情景交融的感觉,来到这魂牵梦绕的地方,非常兴奋。他指出,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国师不畏艰难在涟源蓝田成立,办学期间坚持教育情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把“仁爱精勤”的校训发挥到了极致。国师在涟源办学的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史,不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精神文化遗产。学校将把这种精神传承、发扬光大,在挖掘历史、传播历史、缅怀先贤的基础上,用历史托举现实,坚持弘扬国师文化,将国师精神融入办学实践,化作学校发展的动力,不断凝聚人心,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师范教育的贡献度。学校将积极履行责任,践行使命,进一步加强与涟源的合作,在教育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参观涟源一中南校门石浮雕

寻访钱基博、钱钟书父子住处——谭家花屋

二楼右边第一间为钱钟书当年住所

会后,大家参观寻访了涟源一中南校门石浮雕、谭家花屋、校史橱窗、钱钟书铜像、国师文化墙、廖世承铜像、国师纪念碑等。每到一处,李民都认真察看,仔细聆听,详细询问,细致了解国师当年的办学经历。在谭家花屋,钱基博、钱钟书父子租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居住期间,钱钟书潜心研究学问,完成了不朽的诗话《谈艺录》前半部,酝酿构思了小说《围城》的故事梗概。

国师时期办学旧址(教室)

国师时期办学旧址(男生宿舍)

国师时期办学旧址(女生宿舍)

20日,寻访队来到溆浦县城,在副县长向宣绘等陪同下,寻访国师时期办学旧址卢峰镇人民村、地坪村、桔花园村。这些国师时期居住过一大批教授学者、莘莘学子的办公楼、教学楼,教师和男生、女生宿舍,有的只是残存部分遗迹,饱含历史沧桑;有的整体保存完好,马头墙高高耸立,泥塑造型逼真,门框和木质门窗上的石雕、木雕工艺精湛,上面的花纹和瑞兽活灵活现……古老的房屋内,不仅留下了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足迹,更见证了知识分子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南岳衡山五烈士墓

李民为五位烈士敬献鲜花,并带领大家在烈士墓前三鞠躬

盛夏的衡山,松柏滴翠、满目葱茏。21日早上,南岳山下,五烈士墓前,李民一行聆听了时任代理院长、爱国民主教育家王兆澄博士等5人的英勇事迹。1949年8月,王兆澄率职员4人在押运办学经费途中惨遭反动派杀害,陈尸荒野,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教育理想。李民为五位烈士敬献了鲜花,并带领大家在烈士墓前三鞠躬,表达崇高敬意。他表示,学校一定秉承国师精神,办好现代大学,以告慰先贤。

国师原始档案

李民一行翻阅国师原始档案

衡东一中校园宁谧悠然、生机勃勃。学校行政办公楼三楼会议室,一摞摞发黄、古朴的档案静躺在会议桌上,等待来自远方的亲人。李民一行欣喜而又倍加小心地翻阅着国师原始档案,每每看到档案中记录的熟悉的校友名字,收藏的耳熟能详的校友事迹,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李民不时和校方人员交流,感叹他们收集、保存档案材料的用心与细致,感谢他们对学校历史宝藏的珍惜和爱护。

拜访国师校友,95岁高龄的晏石成

拜访国师校友,92岁高龄的李蔚仁

“寻根”过程中,寻访队考察了校友文化企业——枫香瑶寨;看望、慰问了各地校友代表,并登门拜访了国师时期的老校友——95岁高龄的晏石成和92岁高龄的李蔚仁。李民亲切了解了两位校友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倾听了他们的口述历史——记忆中的国师故事,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现在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叮嘱老人家保重身体,诚挚邀请他们关注学校校庆、关注学校发展。

听到学校现在发展形势喜人、成果丰硕,老校友们热泪盈眶、满心欢喜。从晏石成校友家走出来时,漫天喜雨逐渐褪去,窗外已是晴空万里。老人家执意起身送母校的亲人到门口,并不自觉吟诵起他即兴为学校创作的贺诗:

湖南师大育英才,白李红桃正盛开。

回顾勤劳奋斗史,无私奉献上高台。

时逢抗战艰辛日,教育传承志不衰。

正气浩然留倩影,至今回忆乐心怀。

衡阳雁去声犹在,一路欢歌满腔情。从衡阳返长路上,阳光洒满每个人的脸庞,车上一直进行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交流着此行的收获与意义,诉说着校友对母校的一往情深。历史厚重且辉煌,未来光明而荣耀。李民深情感慨,寻访国师旧址,探讨国师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深远。对历史的最好尊重,就是传承历史精神、传播历史文化,尽最大努力干好现在的工作。他殷殷叮嘱大家,要以此次寻访为契机,写好师大历史、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和打造强大的师大精神和师大力量。

审核:晏昱